蓝天保卫战越往后使命越重,这要求咱们重视每一个细节,其中就包含供暖温度这样的问题
朋友家在一个老旧小区的顶楼。前不久,小区完成了改造,外墙贴上了保温层,新的问题却随之而来——房子的保温作用提升了,供暖单位烧锅炉却仍是本来的“配方”,家里温度噌噌往上升。暖气太热,又无法调理温度,有时只好开空调来降温。
每到供暖季,咱们先关怀的是温度达不合格,大众家中暖不温暖。政府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,眼见着老旧小区这些年连续进行节能改造,高楼外墙贴上了保温层,取得了很好的作用。不过,在一些小区,这暖气屋里穿短袖、开空调,也成了一景。
民生无小事,冷热总关情。虽然顶楼过热或许不是普遍现象,可是怎样样才干做到精密供暖,仍是值得重视。
往小了说,暖气太热对健康无益。供暖季室内温度在18℃到22℃之间,人体感触最舒适。温度过高,容易形成咳嗽、嘴唇干裂等“暖气病”。室表里温差太大,一出一进,一冷一热,极易伤风。
往大了说,暖气过热白白浪费了动力,有违节约动力改造的初衷。一到供暖季,天然气的供给缺口不小。以北京为例,天然气供给归于“紧平衡”,一旦遇上极寒气候、上游输气管线毛病等状况,顶峰日就有几率存在供给紧缺的危险,供暖用气有必要克勤克俭。
经过艰苦尽力,北方地区供暖季的蓝天多了起来。成果来之不易,蓝天保卫战越往后使命越重,这就要求咱们重视每一个细节,其中就包含供暖温度这样的问题。接下来,首要的是逐步增强节能减排认识,既不要让大众挨冻,也要把过热的暖气温度降下来。在此基础上,在更大范围内展开供暖改造,选用新技术不断下降供暖能耗。
过了立春,气候会逐渐温暖起来,怎样来完成既保供暖又防过热、既照顾民生又统筹环保,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。